本报记者林超连通讯员陈永祥文/图
南企就智能化向台湾高校及科研机构咨询。
技改创新引领产业发展,技改推动产业升级。如何摆脱原先陈旧的生产模式,加速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?从引进高端数控加工设备实现“鸟枪换炮”的升级,到与各智能研究院联手建立自动化生产线,这些年来,南安制造业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从未停止过探索。
尤其是近几年来,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,以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为抓手,南安包括水暖、机械装备等产业纷纷加码智能生产设备,在降本增效的同时,也给产品带来了质的飞跃。尝到了机器人智能产业甜头的本土产业,自然也加速了智能化升级的步伐。去年,南安更是从上海引进一家专门从事机器人等智能产品开发的企业,为本土企业定制个性化智能升级方案,力推“南安制造”向“南安智造”转型。
产能不足企业遇“成长烦恼”
5月30日至31日,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(福建)分院副院长姜超带领6位专家团队,入驻福建闽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针对设备技术改造工作展开调研。
这次调研让闽旋董事长朱斌心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。朱斌对专家团成员说,近年来,随着闽旋业绩的日益增长,产能扩大需求日趋明显,企业在供需平衡遇到“成长的烦恼”。
面对加工技术陈旧、设备单一、人均产能低等问题,闽旋现有的设备已无法满足生产所需。此外,公司密封旋转接头生产线亦列入丰州镇2018年重点工业项目之一,因此加快设备技术优化升级来提高装备性能、提升产能,推进转型发展迫在眉睫。
“生产交期仍是时有延期滞后,各个班组间工作衔接不对称,特别是钳工班组、装配班组,大多仍采用人工作业,对操作工的经验依存度过高,且新人培养周期长,严重制约着企业产能优化。”为了让专家团更好地为企业把脉,朱斌将公司当前的困惑和盘托出。
他提出,“机器换人”是企业当前降低风险与成本,也是闽旋在技改方面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。闽旋的技改需求,说出了很多南安制造业企业的心声。近年来,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,招工难、风险大、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以及由此造成的产能落后,已经成为很多南安制造业企业的成长阵痛。
在霞美镇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,近年来抓住“住宅产业化”实现快速发展的三联机械,也有着这方面的烦恼。尤其是在生产自动化需求方面,企业增长较快,对工作效率的提高迫在眉睫。“单纯的机械、半机械、手工技艺,已满足不了我们自动化生产及对产品品质的要求。”三联机械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而在诗山,做海绵产品起家的大方睡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近几年也借着消费品升级的浪潮,不断寻求转型升级。从普通的记忆海绵材料垫到如今的高分子新材料,产品升级给大方带来的不仅是市场订单,也为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带来了严峻的考验。
“高端寝具将迎来市场黄金期,要想满足这个不断被深挖的市场,自动化升级迫在眉睫。”该公司董事长叶艺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技改升级机器换工探路突围
一方面是源源不断的市场订单,一方面却是落后产能导致的供给不足,南安制造业迫切的技改需求如何满足?智能制造引领转型升级的当下,企业如何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升级方案?
引进先进的智能生产线,或许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。在三联机械生产车间,通过焊接机器人的引入,企业实现了生产环节中人机友好协作,让产业工业转型和制造业的转型互相促进,共同升级
据三联机械技术人员介绍,引进焊接机器人后,生产线保证了稳定焊接质量,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,从大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。
更重要的是,在智能生产设备导入后,企业在产品生产周期上更明确了,也更容易控制产品产量。“机器人的生产节拍是固定的,因此安排生产计划非常明确。缩短了产品改型换代的准备周期,减小相应的设备投资。”
“智能生产是一个从‘制造’向‘智造’蜕变的过程,也是三联机械应对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举措。”该公司董事长傅俊元表示。
三联的升级,是南安制造业企业技改升级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依托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、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等产业基地平台,南安出台并落实技术研发、人才引进等多方面惠企政策,引导企业建设各类研发科研机构,在石材陶瓷、水暖厨卫、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中建设一批数字化、智能化工厂(车间),大力推进以“机器换工”为核心的智能化改造,加快传统产业向“南安智造”转型。
这其中,涌现出了包括九牧厨卫、阳光中科在内的多家智能升级标杆企业。与西门子合作打造的智能工厂,为九牧产品生产的高端化、定制化、智能化、生态化奠定基础;在九牧的卫浴五金工厂内,引进30多套主要设备,完成生产装备自动化改造项目5项,完成设备联网数量50台,实现机器人自动化取拿砂芯、铸件、清理模具、冶具。
在此基础上,阳光中科、九牧、泉工3家企业获评“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”;新东源石业、闽发铝业、万家美针织等企业也获得“泉州市智能制造示范——数字化车间”认定。
智能帮手个性化定制升级方案
智能制造产业的打造,不能仅仅让企业自己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为了引导更多企业实现智能转型,南安市政府也在积极探索,寻求新的升级模式。由南安市政府与上海明匠智能系统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“泉州市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”,就成为南安企业的“智能帮手”。
成立于2010年的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,是国内早期从事工业4.0、智能制造、工厂自动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研发和项目实施的企业。经招商,该公司于去年7月正式入住南安,在柳城建成了一个集机器人研发制造中心、智能仓库及智能物流研发制造中心的项目。
“我们一到南安就与包括天广消防、闽发铝业、九牧厨卫在内的龙头企业展开需求对接。南安在智能制造领域刚刚起步,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方式还相对传统,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”泉州市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红表示。
智能升级、个性化定制方案是明匠的优势。据介绍,经过企业调研、方案设计、评估等环节,明匠在入驻南安后就很快为九牧、大方睡眠、水力消防在内的多家企业提供了个性化升级方案。成立不到1年时间,九牧、大方等企业的智能化车间均已调试完备,并投入使用。
“智能升级工程量巨大,尤其是大多数南安企业都属于改造型的升级,所以周期更长。但一旦新的智能生产线投入使用,一般1-2年就可以收回投入,实现盈利。”刘红说。
据介绍,当前明匠服务的企业一共涉及17个行业领域。尽管扎根南安,但其服务的范围辐射闽南,并专门针对泉州特色鞋服产业,成立了专门的事业部,针对性展开服务。“目前南安包括金鹿日化、天广消防、水力消防在内的多家企业都与我们进行对接,希望能利用我们的智能技术,为本土产业的升级作出更多努力。同时我们也将与九游体育「中国」官方网站展开校企合作,为本地培养更多智能化人才。”刘红说。
媒体来源:海丝商报 2018-6-5 第A02版:商周刊
http://fjrb.fjsen.com/nasb/html/2018-06/05/content_1111184.htm?div=-1